下载APP

总结找实习时候踩过的坑

匿名用户
 

大家好,作为一个找实习资深老司机,今天我分享的内容就是在找实习路上踩过的坑。我最近又接连接到几个offer,但是我都拒签了,为什么呢?并不因为岗位不好,也不是因为薪酬给的不高,而是合同的问题。我发现在一些大的公司招实习生的时候,会把实习生的劳动关系外包出去,或者以兼职的形式雇佣。所以签合同的甲方主体并不是你求职的那个公司,或者签的不是实习协议。虽然你在这里工作,但是并不根正苗红的本公司人,你只是一个外包人员或者兼职人员,自然公司文化和员工权限也差好多。甚至,有些公司会把合同分为劳动合同(正式员工)、劳务合同(雇佣关系)、实习协议、兼职协议这几种,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效力。而且劳务合同的起征点是800,扣20%的税,假如你有4000的工资,那么你的到手薪酬为800+(4000-800)*(1-20%)=3360。而且,兼职协议一般没有任何员工系统权限和公司邮箱,归属感差很多,说白了就是临时工。所以大家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,多看几遍合同再签!!! 不过如果你是找的第一份实习,想要接触社会,刷实习经验的话就可以不用在乎实习合同的形式,但是如果你是计划着在这家公司转正或者是很在意归属感的同学,

295 评论
1378

全部评论

  295
查看全部295条评论

热门帖子

大四狗
电子科技大学

【僧妞点我名】建议被查看之后一定要有反馈!

每次被查看之后都要等好久,以为会有希望,一周,两周过去了。。。还是被查看。心真的很凉凉好吗?所以,如果被选中的话,希望实习僧还是出一个企业必须反馈的功能。造福我们大学生。

1655
598
匿名用户

总结找实习时候踩过的坑

大家好,作为一个找实习资深老司机,今天我分享的内容就是在找实习路上踩过的坑。我最近又接连接到几个offer,但是我都拒签了,为什么呢?并不因为岗位不好,也不是因为薪酬给的不高,而是合同的问题。我发现在一些大的公司招实习生的时候,会把实习生的劳动关系外包出去,或者以兼职的形式雇佣。所以签合同的甲方主体并不是你求职的那个公司,或者签的不是实习协议。虽然你在这里工作,但是并不根正苗红的本公司人,你只是一个外包人员或者兼职人员,自然公司文化和员工权限也差好多。甚至,有些公司会把合同分为劳动合同(正式员工)、劳务合同(雇佣关系)、实习协议、兼职协议这几种,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效力。而且劳务合同的起征点是800,扣20%的税,假如你有4000的工资,那么你的到手薪酬为800+(4000-800)*(1-20%)=3360。而且,兼职协议一般没有任何员工系统权限和公司邮箱,归属感差很多,说白了就是临时工。所以大家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,多看几遍合同再签!!! 不过如果你是找的第一份实习,想要接触社会,刷实习经验的话就可以不用在乎实习合同的形式,但是如果你是计划着在这家公司转正或者是很在意归属感的同学,

1378
295
cexxxxom
辽宁大学(211重点高校)

从HR的角度讲述如何快速获得Offer

最近各大高校陆续开始放假,很多小伙伴也开始了找实习的工作。看到实习僧里面有很多同学投递了很多简历但是石沉大海,被查看但后继无文,还有面试后却杳无音信,作为一名HR,我想解释和谈一下这些情况,以期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。 首先,很多人的简历为什么石沉大海,之前有一篇帖子回答过,我这里再总结和补充一下。 第一,某些职位有关键词检索,比如我们公司金融事业部的投资部实习生,简历中不是目标院校(985 211),专业没有金融两个字,几乎都会被系统自动过滤。大家可以在实习僧网站上看系统过滤那一栏,如果你的简历没有这个职位所需要的关键词,会被过滤。 第二,求职方向和投递岗位严重不符合,一个学中文的同学投递金融分析师,在HR看来就是海投,这种一般直接被Pass,但是作为求职者,如果想做金融分析师,你可以把自己的求职方向改为金融,同时在实习经历中提及一下金融的相关经历,通过概率能大一点。 第三,地点不符,大家把简历中的地点改为求职的岗位的地点,否则除非你很优秀,不然机会渺茫。 第四,投递简历的时间有技巧,北京这面上班时间09:00居多,HR一般在刚上班时筛选简历,大家可以在09:00之前或前一天的晚上投递,这样你的简历靠前,也就更大几率能被HR看到。 第五,你的简历的岗位匹配度过低,建议投递每一份简历之前,把期望实习那一栏更改成与投递岗位一致的信息,这样匹配度就提升了,但是,但是,但是!一定要真实!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,如果简历通过,HR一般会给你打电话,如何回答获得面试邀请?第一,你现在人在北京(投递岗位的所在城市)?你在其他地方请回答我在北京!第二,你能实习几个月?我们招实习生一般是越长越好,所以请回答6个月以上。基本上这三点通过,面试邀请差不多拿到手了。这里需要注意一下,如果拿到了面试邀请,请一定要去!记得我们当时招了一个A学校的实习生,但是没来,所以我们再看到A学校的学生,我们会有所顾忌,而且!而且!为了自己的不给学弟学妹挖坑,请注意不要失信。不能去请提前以邮件或电话告知HR,这对HR和求职者而言,都是好事儿。 最后,面试后HR说两天之内给回复,一般只给通过者回复。没通过的可能会实习僧网站上拒绝你的简历,即不合适(岗位已招满)。你没收到通知,不代表你不优秀,可能代表你不适合这个岗位,又或许是运气差了一点,别过度怪自己,别轻言放弃。 希望大家理解HR的工作,祝大家求职顺利~💕

1852
536
CodeTiger
南京邮电大学

大家顶我一下

能不能让企业有回复啊,要么就是投递成功没有下文,要么就是被查看没有下文,要么就是通过筛选也没下文,要是觉得简历不合适可以直接拒绝,方便你我。

1018
455
僧妞
实习僧大学

面试中你不经意说了这些话,可能就错失机会了

1、“父母希望我考研,但我并不想考,迫于父母的压力才考。” 月月是北京师范大学大四毕业生,专业是汉语言文学。在3月份的一次招聘会上,她和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的招聘人员聊得挺愉快。交流快结束时,招聘人员随口说了句:“你的综合素质挺不错,怎么这么晚才出来找工作呢?”月月迟疑了一下说,“父母希望我考研,从大三到大四逼了我一整年,我其实并不想考研,但迫于父母的压力,我还是考了。考完研之后,我才开始找工作。” 招聘人员脸上原本的笑容有点僵,对她说“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,请回去等通知吧”。月月还有点纳闷,刚刚谈的挺好,HR怎么说变脸就变脸了呢? 虽然月月条件很不错,但公司还是不愿意招聘那些不能独立自主的人。很明显,月月在面试中表现出了自己拗不过父母,不得不考研的无奈。HR就会觉得月月是不是不能独立掌舵自己的未来?是不是容易屈从外部的压力?是不是无法和父母做有效沟通?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独当一面,能承担责任的员工,肯定希望她可以坚持自己,排除万难去实现目标,而不愿意录取一名容易妥协的人。 在生活中,的确有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会受到父母的影响,但在和HR的沟通中,求职者要表现出自己的主见,“我会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,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、该干什么。即便有时候我的选择和父母的想法不太一致,我也有信心可以劝服他们。” 2、“我希望来公司好好学习。” 琳琳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四学生,她收到互联网公司新媒体营销岗位的面试通知时,开心得跳起来了。在面试中,HR问她,“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?”琳琳心想,自己不是211大学,专业和应聘岗位也没什么关联,还是借机会夸一下公司,表达一下自己愿意加入的强烈愿望。所以说,“贵公司平台大,发展前景好,我还听说公司的培训机会很多,我想来好好学习。” “来公司学习”是一个犯忌的回答,并不能显示求职者好学,相反地,招聘人员听到这个答案会想,你是来学习的?可我这里不是培训班呀!如果想去培训班学习,你还得交学费呢!公司不但不收你学费,还要发你工资!我们要的是有经验、有能力、能够胜任的候选人,可不想只招收听话的好学生。 所以,我建议求职者们在面试中收起“学生”心态,把你们的专业性、能力、经验展现出来,用这些来赢得机会。即便你们心里有来公司学习新技能的想法,最好也不要对HR展现出来,以免被减分。 3、“我什么都愿意做,希望给我一个机会。” 天天是专科生,因为学历的缘故,会是有一点自卑。当他面试一家电力公司技术岗时,招聘人员说,“这次候选人很多,我们集中面试了上百人,最终只会招5名应届生”。天天生怕失去这个机会,赶紧说,“我会很努力的,我什么都愿意做,只要公司能给我一个机会,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”。 招聘人员听到这个回答时可能会这样想,你是不是对自己没信心?你什么都愿意做,是不是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?你急于表达自己加入的愿望,是不是没有其他的面试机会了? 所以,求职者在跟HR沟通时,一定要不卑不亢,offer不是求来的,而是凭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。你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,展现出自己的能力、经验、性格和招聘岗位是匹配的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 4、“我愿意尝试这个岗位,因为我想挑战自己。” 媛媛是对外经贸大学的毕业生,专业是商务英语,曾在西门子、蓝色光标等公司实习过,做过HR、marketing等岗位,这次是来某互联网公司应聘产品运营岗位。HR问,“你之前没有产品运营的经验,为什么想做产品运营呢?”媛媛回答说,“我最近看了很多产品运营相关的资料,很感兴趣,我想挑战一下自己,我觉得我有能力做好。” “挑战自己”似乎是面试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回答,“你为什么要做这个?”“我想挑战自己!”但是,这样回复却不能给求职者加分。 在大多数情况下,所谓“挑战自己”,不过是年青人对于未知领域所保持的好奇心,很可能是一时冲动,这种表达给人的感觉是不理性的。比如说媛媛,她明明有ABC三种经验,为什么要去做自己不擅长又不懂的D呢?难道仅仅是“为了证明自己”而“证明自己”么?如果真的愿意尝试D工作,肯定要源于兴趣,源于能力,而不是源于一时冲动。 当大学生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,我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,自己擅长的,自己深思熟虑的,不要盲目地因为想挑战自己而做出某些不理智的选择。 5、“不,我没有问题要问了。” 佳佳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动画专业的学生,她获得了一个设计岗的面试机会。在面试快结束时,HR问,“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?”佳佳不敢给HR添麻烦,赶紧说,“不,我没有问题要问了。” 其实,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?”它的潜台词是,“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,帮助你赢得机会?”换句话说,“你想留在这吗?”很多求职者觉得双方沟通得差不多了,往往会直接回答,“我没有问题了”。 这样回答有2个负面影响: 第一,你居然不想知道在其他渠道无法获知的信息,这可能让HR认为你对这个职位兴趣不大。 第二,很多公司都非常注重员工的个性和创新力,回答“没问题”,可能会让HR认为你是一个“没想法”的人。 所以,当HR问,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?”你要回答,“我有问题。”事先至少准备三个问题。选择问一些能显示出你对这份工作或这家公司事先做过研究的问题,也可以问一些显示你对这个工作机会非常感兴趣的问题。比如,“赢得这个岗位需要几轮面试?接下来的流程是什么?”再比如,“如果我来到公司之后,每天的日常工作是什么?”等等。 作者:我是知识的搬运工       来源:简书 公众号:面试求职那些事(woizhishi)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

874
257
匿名用户

给实习僧提个建议-被查看后必须给出相应回复

如题

602
257
加载中...
匿名
请输入评论

继续操作需要登录实习僧

在APP内打开
×
发送

请输入昵称

保存
×
举报
取消
举报请选择举报理由




取消
提交
点击右上角,请使用默认浏览器打开
请使用浏览器默认方式进行分享

举报成功,感谢你对洁净网络环境的贡献,僧妞会及时处理